第0966章 有人造反?!-《北颂》
            
            
            
                
    第(2/3)页
    从者巨万。
    其中一小部分是豪门大户的人,绝大多数是罪籍。
    罪籍本就是马背上生长起来的人,心里藏有凶性,平日里被周遭的兵马压制着。
    如今林文龙放开了他们,激发了他们的凶性。
    一行人在应州各地烧杀抢掠,十分疯狂。
    其他各州的罪籍也纷纷响应。
    林文龙知道入大宋腹地逼死,所以领着叛军往古北口杀去,希望突破古北口,引动更多的罪籍造反,求一条活路。
    裂土封国他不敢想。
    因为他亲眼见证了寇季率领着大宋雄师,将一个庞大又强盛的大辽帝国捶到了灭亡。
    他若裂土封国,寇季一到,恐怕顷刻间便叫他粉身碎骨。
    林文龙虽然胆大妄为的造了反,但却没有狂妄到认为自己可以在寇季率领的雄师下裂土封王的地步。
    他只想杀出古北口,引动更多的罪籍造反,然后祸乱整个辽东,报复一下朝廷,然后自己带着烧杀抢掠得来的财货出海、或者北上,去逃命。
    在不愿意舍弃财货的情况下,林文龙选择了做一个亡命之徒。
    林文龙率领着叛军杀出了应州,一路北上,过州过府,解放罪籍,杀官造反,烧杀抢掠。
    等到他率领着人冲到了古北口以后,背后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万。
    其中有一大半都是在各地当奴仆的罪籍,还有一部分是挟裹的百姓。
    林文龙和跟着林文龙造反的人,只占据一小部分。
    没有任何纪律约束,也没有任何章法可言。
    二十万人汹涌着冲到了古北口。
    古北口一段的长城上。
    王凯身着重甲,迈步在长城城头上,看着那汹涌而来的叛军,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一群乌合之众,也敢来冲击古北口,是觉得我王凯好欺负吗?”
    “大将军这是被人小瞧了。”
    王凯回头瞪了一眼副将,喝斥道:“要你多嘴?”
    副将嘿嘿一笑,也没有还嘴。
    王凯盯着汹涌而来的叛军,冷哼了一声,“想冲过古北口,去辽地捣乱,也不怕崩了牙口。
    本国公不是善类,狄国公也不是软柿子。
    最重要的是,辽地可没有什么豪门大户。
    没有你们作乱的土壤。”
    副将赞同的点头笑道:“迁移到辽地的大多数都是贫苦的百姓,他们心地善良,所以对待罪籍极好。
    罪籍们以前在辽国统治下,过的十分凄惨。
    如今跟着我大宋百姓劳作,不仅能吃饱穿暖,还有屋舍可住,孩子们还能读书。
    他们别提多舒服了,根本不可能作乱。
    如今辽地,除了一些辽国残余的贵族还有作乱之心外,其他的罪籍更关系的是早早脱籍,早早的过上和我大宋百姓一样的日子。
    谁有心思跟人作乱。”
    王凯听到了副将的话,也笑了,“此前一个萧氏参与,躲在百姓中间图谋不轨。才将自己的心思崭露出来,就被其他的罪籍打断了腿,送到了户主家中。
    林文龙若是引领着叛军出了古北口,恐怕面对的不是成千上万来助他们造反的罪籍。
    而是成千上万想弄死他们,然后拿他们脑袋脱籍的饿狼。”
    大宋罪籍脱籍,无外乎两条路。
    一是家中孩子读书有成,帮他们脱籍。
    二就是军功。
    罪籍的孩子远远没有百姓的孩子灵性,读书的时候瓷实的像个木头。
    气的罪籍们总是打孩子。
    如今坐镇临橫府的张知白,都开始下令让各地百姓严格监督,不让罪籍们打孩子。
    可见罪籍们多么希望孩子读书有成,带着他们脱籍。
    罪籍们对大宋百姓户籍都望眼欲穿了。
    一群叛军冲到他们眼前,你猜他们会怎么做?
    看此前兴庆府的旧事就知道了。
    他们能凶残到让叛军们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张知白和狄青估计都拦不住。
    “虽然我很想看到罪籍们将叛军们生吞活剥的场面。可我不能放他们过关,不能让他们毁了我大宋在辽地刚刚建立起来的秩序。”
    王凯一脸郑重的道。
    副将在一旁笑嘻嘻的道:“公爷担心的是叛军破了关,自己被杀头吧?失关在我大宋可是重罪,要夷三族的。”
    王凯对着副将就是一通猛踹。
    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老子的恩主都成文官之首了,你还不让老子文雅一回?非要戳穿老子?”
    王凯以前还算是守礼,自从掌了大军,地位上去了以后,也变得豪迈了许多。
    副将似乎被王凯踹惯了,一边躲一边发笑。
    二人斗殴了许久以后,副将突然道:“公爷,叛军快冲到古北口了。再不部署兵马,恐怕要吹亏啊。”
    王凯收回了脚,脸色一正,“传令,重炮上垛口,枪兵装弹,骑军披甲预备,听我号令行事!”
    副将立马站直了身子,郑重的道:“喏!”
    玩闹的时候他们二人没大没小,起了兵事以后,他们十分守规矩。
    随着王凯的命令一层层传达下去。
    古北口上下所有的将士进入到了戒备。
    重炮被推到了垛口上,炮弹第一时间入膛。
    枪兵挎着刀,扛着火枪,快速的在城头上形成了军阵。
    关城内,骑兵披着铁甲,翻身上马,背着火枪,持着长刀,准备随时冲出关城。
    虽然城外的叛军数量早已超过了他们许多倍。
    但是关城上下,没有一个将士害怕。
    他们此前在覆灭辽国的战场上,那一次面对的不是数量超过他们几倍的兵马。
    如今大宋逐渐重视起了军功,凭借着军功封王封公的多不胜数。
    惊天的富贵可以从马上得来,即便前面是刀山火海他们也敢闯。
    更重要的是,如今大宋四海无敌,举目望去,没有一个对手,军功难得,平叛或许是他们唯一能得到军功的机会。
    所以他们绝对不会因为叛军数量大而胆怯。
    他们反而担心叛军不经杀。
    万一一鼓之下就投了。
    那他们得哭死。
    关城上下所有人都期盼着叛军英勇一点、持久一点,最好能跟他们血战一个三天三夜,让他们捞足了军功。
    在古北口所有将士的期盼下。
    林文龙率领着叛军冲到了古北口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