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唯一的出逃路子就是上山。 经由荒地绕去后山竹林,竹林里竹子密集,短时间可以避避雨。 还不行就去后面的大山,山上有不少石洞。 当然,如果他们心生歹意,也可能来抢希望村的房子。 所以徐茵让石峰留意着山下村,一方面帮扶一把,一方面也提防着点。 没想到桥断了…… 山下村的人也发现桥断了。 “还说这么大的雨,屋子顶不住,干脆去山洞躲躲雨,这下过不了河了,咋办啊……” “里长里长,水还在漫上来,我家屋里的水涨到尺把高了,没地方躲了啊!” “里长……” 一户接一户派人来找里长,等他拿主意。 里长能怎么办,自己家虽然是青砖瓦房,但水一直在漫上来,他家也扛不了多久啊。 “搭桥,上山!” 山下村冒雨修桥。 徐茵听说后,想了想,让石峰拉了一车沙袋过去。 “修要修到什么时候去?当务之急,是先上山避雨。” 沙袋遇水发硬,垒成踏脚石,给村民过河。 山下村人心里五味杂陈。 “我们村长心善,得知你们村漫水了,给你们腾了一间屋,给老人孩子落脚,免得上山路上淋出病。” “多谢多谢!” 徐茵腾出了那三间最先起的砖瓦房,给山下村的老人孩子暂时落脚。 也允许村民寄放一些繁重的行李,譬如粮种之类的,毕竟山路不是那么好走。 “你们地势高,房子也都是砖瓦房,屋里没漏雨吧?要不把我们都收留了吧。”山下村的一个村妇嘟囔道,“后山好多路呢!下着雨山路又不好走。” 有人提出来,就有人附议: “是啊,你们行行好,再腾出几间房借我们住住吧!雨一停,我们就搬走。上山实在太不方便了。” “你们本来就是逃荒来的,给你们地开荒让你们占便宜了,帮我们一把又怎样!又不会少你们肉!” 徐茵担心的事发生了。 她之所以只收留老人孩子,就怕出现这样的情况。 各家的房子都是掐着人数起的,毕竟砖瓦没有富裕到想要几间盖几间的程度。 挤一个两个还行,一户两户怎么可能住得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