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寒门大状元》
第(3/3)页
这边刚捋顺了,还没有轻松几天,谢一林就有了小郁闷。
让谢一林郁闷头大的就是皇上最近经常找他聊天,聊天的内容就是以户部为主。
明明户部已经稳妥了啊。
连着聊了三天,谢一林被聊的头都快秃了。
皇上的主聊内容只有一个:国库空虚,爱卿要上心呐!
谢一林:……明白了。
接过来就这样的,赖我?
只是吧,谢一林更清楚,不管也不行。
皇上虽然没有明面上的赖自己,可是这事还真是自己的份内事。
现在的户部是他在直管,皇上向他要银子无可厚非。
可是这银子也不可能凭空得来,就自己那点家底放在国库也不够看的。
无奈之下找老师帮忙想办法,御史大人连着瞪了他好几眼:“自己想!”
谢一林快哭了:“老师我要是有办法还用来找您帮忙吗?”
就是因为实在想不出来办法才过来的。
国库的银两真不多,这还是加上了抄了太师府所得,要不,更空。
在老师家里吃完饭,御史大人也没有理他这茬。
谢一林往椅子上一躺:“老师您不帮我想法子,我今个儿就不走了,皇上明天还得再找我,我没话说!”
王子谦:“皇上逼你了?”
谢一林:“那倒没有!”
就是因为没有才要赶紧想办法解决。
在其位,谋其政。
要是被皇上直接说出来,可能就有人倒霉了。
至于是自己这个丞相,还是户部尚书就难说了。
新任的户部尚书:……就从上任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生觉!
御史大人指了指他的脑袋,谢一林眨巴眨巴眼睛。
“没懂?”
谢一林点头,真没懂。
自己的脑袋又不值钱。
御史大人:“五十多年本朝没有丞相了,皇上把你提上来,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
“我能干呗!”
唯一一个最年轻的丞相!
没有之一。
王子谦瞪眼:“再想!”
谢一林低头沉思状,再摇头。
确实想不出来别的来了。
王子谦:“镇守使大人回来京城没几年,就将自己的长处给忘记了?”
谢一林刷的张大眼睛:“您是说……那……那……”
御史大人:“我什么也没说,是你自己想的,不过大差不离!”
谢一林:“那为什么不直接把我提到户部尚书,而是要去刑部呢?”
去户部的话,处理这事不是更方便吗?
为毛还要在刑部呆了几年?
王子谦:“那个时候的户部还是蔡太师的人,再说了,你的羽林卫怎么处理?”
突然间明白了。
要说蔡太师的人应该没有什么阻碍,皇上既然是有了打算,肯定早就想要将太师府给处理了。
最主要的应该就是羽林卫,怎么说都是太上皇的人,要是安排不好,肯定会让人寒心。
这些人在边关都是跟着谢一林的,他再带来京城来熟悉一下,倒是更方便。
事实上也是这样,风齐寒现在成为刑部尚书,韩理就成了刑部侍郎,羽林卫也只是换了一个名字,仍然是没有被打散,正好能够接受。
谢一林对皇上的敬仰真的是无法用语言说明了。
周到!
太周到了!
就是不说明白,惹的自己陪聊了这么多天。
想想也能理解,皇上要是直说的话,那就太掉身份了。
更何况交易中心虽然是谢一林在边关亲创的,可是也是以祈台城为中心的,如果要是将财权交到京城,那肯定是会伤边关百姓和将士的心的。
尽管也都是多半充公的,可是和直接入国库肯定是不一样的。
知道了这个事情,再去做真不难。
谁说交易中心只能有一个了?
只是要在京城周围弄一个合适的贸易中心,就不容易了。
关键就是没有合适的地方。
京城的贸易中心可不是边关,在那里慢慢的搭地方,这里象征着皇权,要是弄的太简单了不合适,可是特别的有身份的地方又没有。
谢一林和老师商量之后,就去找皇上了。
对谢一林来说是不容易,可是皇上来处理就简单了。
没两天地方就确定下来了。
曾经的太师府空着,再加上周围很多的地方早就被蔡太师圈为自己的地盘,合计下来,弄成一个交易中心足够了。
谢一林暗自想着,之前皇上还在金銮殿上说起要赏赐给谁谁谁的呢,毕竟空着这么多的地方太浪费,却是一直没有确定到底赏给谁,现在看来是皇上故意说出来给大家听的。
那个时候是不是就已经想着要建成交易中心了?
可惜自己那个时候没有往这上面想。
走一步,看三步的皇上,精明的让人有些发慌啊。
这一晚,谢一林去了国子监,在紫藤树底下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叶子明。
“哟!这位叶二哥,可还记得当年被你护在身旁的小小子儿?”
“喝!这位谢兄弟,从来不曾忘记过好生面善的我们一同干过的事儿!”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欢畅的笑声之后,相互拍拍彼此的肩膀。
兄弟之情都在笑声里了。
兄弟两个没二话,相视大笑,坐下就喝。
酒,都是好酒!
谢一林放在药植空间里的窖酒,那味道,漫是整个国子监的校场都是酒香。
不过,并没有一个人来打扰。
外面有丞相府和刑部的人,还有叶子明从边关带来的侍卫,谁还敢往前凑。
有胆凑,就怕没脑袋撤回去了。
后来,两人都醉了。
醉,紫藤花香也挡不住醉意。
就如当年相携相提的日子再次回到了彼此面前一般,叶子明抱着谢一林呜呜的哭出了声。
谢一林手刃蔡太师,他在得到消息之后,就想要过来。
可是被老爹给拦下来了,没有皇上的传诏,边关大将是不得入京的。
叶子明不听,后来被软禁在屋子里。
要不是谢一林病危的消息传过去,又有皇上的传诏圣旨过来,叶子明还指不定想什么法子自己赶过来呢。
有圣旨到了,叶子明就快马加鞭的往京城赶。
仍然是晚了。
没有看到蔡太师的尸体,也没有在好兄弟危难的时候在他的身旁。
不过,两人都明白彼此心底里的伤痕。
同仇敌忾!
仇人没了,心事放下了。
再回到曾经一起拼过,搏过,欢笑过的地方,才知道年轻时的他们是那么的无知无畏又让人怀念。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