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 鲜卑人要来了-《我不是袁术》


    第(3/3)页

    询问平民们吃得如何,他们都一脸满足和幸福的笑容,说从来没吃过那么多粮食和那么咸的腌菜,一顿饭居然能吃得那么多,那么饱,他们真的觉得好幸福。

    平民尚且如此,士兵也是如此,士兵的粮食额度比平民要高上不少,饭碗里的粮食更多更满,而且还有一个大锅里的炖菜可以当作配菜,可以吃得非常非常香。

    托天雄军的福,强阴县本地的武装人员也混到了一样的伙食,从第一天开始,他们就被这伙食给“夺取”了心智,吃了一顿之后恨不能抱着廉达的腿喊义父,全都老老实实听话,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与此同时,整个县城的物资和重要的口粮都被统一管理起来,每人每天定时定量领取食物,以便于天雄军的后勤人员能够算出他们最长能够坚持到什么时候。

    进入城中,除了生病、残疾,就没有吃白食的人了,按照一心会的惯例,廉达提出所有进入城内的人都要为守城出一把力气。

    青年男子如果没有加入军队,那就要加入预备队,除了搬运物资之外,也要进行紧急军事训练。

    年幼的男童和年老体衰的人也要协力搬运物资。

    壮女要负责为守城战士制作饭食、运送饭食。

    年老和年幼的女性则要协力为战士们清洗、缝补衣物。

    所有人都要尽可能的做事情,尽可能的参与进来,因为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不管过去如何,如今只能同生共死。

    保住城池,大家都能活。

    保不住城池,大家都要死。

    夏尉注意到,廉达除了具体的办事,还会特别安排一队人马每日巡逻在平民区,不遗余力不厌其烦地向他们宣扬这个道理。

    有趣的是,这样的宣扬好像很有效果。

    因为那些平民的办事效率好像也在这日复一日的宣扬之下变得更高了,做活也越发的有劲头了。

    全民皆兵。

    夏尉听说过这种说法。

    但是他从未亲眼见过一整个县所有人都被安排起来动员起来办事情还如此的井井有条、富有秩序。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廉达这名将军和他手底下的那些军官仿佛都知道,这支军队仿佛不单单能打仗,还能治理民生,所作所为,比他县府里的那些久经考验的官吏们还要熟练。

    这支军队不是军队吗?

    夏尉又是惊喜,又是疑惑。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