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1560斤粮食,少了这270斤也不止1065斤吧?” 粮食都已经给了,肯定要不回来了,再掰扯下去无非是让人多笑话的几句。 黄会计点点头,开口称赞了一句: “老赵你虽然没念书,但是这账算的一点不错。” 众人一听这话,又是“哄”的笑了起来,感叹会计不愧是村干部,一句话就让赵大田恨不得扒个地缝钻进去。不像他们,只会老子娘的骂。 “如今是九月底,猫蛋和狗蛋腊月十五放假,也还有两个半月,一共是225斤粮食,我和大队长、会计商量了一下,干脆一并给了算了。” 黄会计说到这儿,扭头看向旁边站着看热闹的胡喜贵。 胡喜贵也跟着点头:“嗯,这个事情我也知道,听咱村子里几个念书的孩子说,猫蛋和狗蛋的学习成绩是最好的,咱们可不能耽误了两个孩子。” “这也是人家老林家仁善,给你们免了九月的粮食,要不然可是三个半月呢。” “本来,我是想等着分完粮食之后再去找你说这个事情,既然如今说起来了,那我也不用专门跑一趟了。” “前两天彦武同志来的时候,我代表大队部和他商量好了,以后每年猫蛋和狗蛋的口粮分粮的时候就直接送到林家了,免得你们月月都要送,麻烦的很。” 赵大田一家听到这儿,只感觉五雷轰顶,心如死灰。 一个月九十斤粮食,一年十二个月,寒假放一个月,暑假放两个月,再加上秋假,一年起码要念八个月的书。 也就是说,他们一年要给老林家送720斤粮食,占了他们一家人口粮的一半了。 可偏偏,在外人看来他们把孩子送到老林家,还是沾了人家老林家的光,是天大的好事。 今天这一出之后,整个生产大队的村民都知道,他们家孩子在亲家家里念书,却不给亲家送粮食,到时候传出去,还不知道说的多难听呢。 最后,他们老赵家给了粮食还得了个臭名声,老林家拿了粮食还赢了个好名声。 这可真是…… 赵大田恨不得双眼一翻,当场死过去算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