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几杯白酒下肚。 接着酒劲,陆永尚说了这个想法。 他没有避着放牛村的村长。 毕竟如果真的弄个老式的酿酒厂。 那一定离不开村长的支持。 还没开放,不是村集体的,那都是可以吃枪子的。 不过放牛沟人少,管理起来可会方便很多。 没有人查,那酒厂的产量里面可就有说道了。 接着。 趁着酒劲,几个老爷们就聊起了正事。 张伟不愧是一个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还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不少此时政策上的了解全都远超了所有人。 而且在放牛沟建造酒厂那也是为了放牛沟的人吃一口饱饭做出贡献。 “陆哥,地址,人员其实都没有问题,但如何获取粮食上确实个难题。” 此时各村都是生产队模式,东北一年只有一产。 秋粮下来之后,都要统一的交给公社。 “还有,运输和销售,运输上,说实话放牛沟没有一条正经的路,想要将粮食运进来,或者是将酒运出去, 这都需要一条起码能让牛车不颠簸的土路。” 三道林场包括下面的生产大队,日子过得这么贫瘠。 每年生产都不达标,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一条好路。 “销售上这倒简单,不管是公社,还是附近的军区,其实都缺少好的粮食酒, 这一点我可以帮忙找销路。” 陆永尚此时听着张伟的分析,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年轻的小伙子。 一开始知青下乡,根本不是为了让知青下地干农活。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一方面。 但将知青先进的思想和知识带到农村来,更是另一方面。 毕竟真要论上山干活,或者是下地插秧。 知青的劳动力根本赶不上一辈子都在山里和地里刨食吃的农民工人。 不过,有些想法是好的。 但人心不可测。 渐渐的,就远离了这样的想法。 而像张伟这样年轻的小伙子,满怀着一腔热血。 想要为老家做贡献的人,正好与陆永尚的想法不谋而合。 他这般努力的上山打猎,积累资本,不正是想要凭借着自己将老家带来更好的发展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