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不断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首先要解决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努力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刻认识和把握好文艺与人民的辩证关系。 一是人民需要文艺。随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越来越高。 文学艺术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是文艺需要人民。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 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 第(1/3)页